时间:2023-11-22 20:16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9367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11月22日报道:汇聚400多位中外嘉宾,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1月23日-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世界再次将目光汇聚在浦江之畔。
据了解,本次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四个平行分论坛议题为“观念的叠进:思想、典制与器物所见中华文明”、“道路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文明的互鉴: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的演进:代际传承与范式转换下的中国学”。
今天下午,在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媒体吹风会上,众位专家从各个角度诠释了为什么要研究世界中国学,为什么要举办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学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壮大起来,日益成为一门深受各方关注的“显学”。不仅日本等中国周边国家以及法国、俄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在研究中国,原本被视为中国研究“荒村”的亚非拉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在关注中国、研究中国,中国研究已日益显示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
然而,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桂龙看来,世界各地的中国研究植根于各自的精神传统,各有自己的学术语境和学脉传承谱系,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免互为“他者”,各说各话。因此,提倡和推动世界各国的中国学家,特别是本土中国研究与海外中国研究的相互沟通、交流与对话,并在这种沟通、交流与对话中,减少误读,化解歧见,凝聚共识,不但必要,而且紧迫。
200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截至2021年底,共有2741余人次的中外学人参加世界中国学论坛,其中近半为海外代表,覆盖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今年,世界中国学大学·上海论坛的举办,更是吸引了400多位中外嘉宾参会。
“中国学研究在海外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中国知识、思想与文明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问,中华文明不再是一个居于东亚一隅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而是一个世界性的知识与文化。”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认为,世界中国学大会是中国学术界与海外中国学界对话的大会,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知识体系与世界文明、世界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交融的大会。这样一个会议,展示了我们所一贯倡导的文明互鉴、和而不同的精神。“积极与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对话,通过汉学家向世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属性、特点与价值,向世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基、文化传统十分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黄仁伟认为,从世界中国学论坛到世界中国学大会,代表着世界中国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希望能通过中国学的学科发展,培养更多来自各个国家的中国学学科代表人物,从学理上、深层次上解释中国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把中国的理念系统、完整、深入地讲给世界听。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在此前的采访中则表示,在这个世界级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各国中国学家们将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体悟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协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