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9 09:30 来源:中国广告网 阅读量:10885 会员投稿
聚焦问界M9等四大车型,全面剖析其竞争力与市场展现的不同态势
近日,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了问界 M9、理想 L9、方程豹豹 8 以及蔚来 ES8 四大车型的竞争力分析报告,通过聚焦 2025 年 2 月各车型终端销量数据、城市销量排名及不同细分市场份额,对它们的竞争力展开深度解读。
问界 M9 在 2025 年 2 月展现出复杂的销售态势。终端销量达 5,170 辆,同比大幅上涨 290.5%,不过环比下跌 56.9%,2025 年累计销量为 17,167 辆。回顾年度表现,自 2024 年 2 月批量交付后,其销量逐月递增,5 月后趋于稳定,维持在 1.5 万辆左右波动,7 月更是达到全年高峰 1.88 万辆。总体而言,问界 M9 凭借同比高增长及相对稳定的年销量,彰显出强劲的市场潜力。从城市维度看,2025 年 2 月深圳以 259 辆销量居首,当地新能源渗透率高达 76.7%,凸显对新能源车型的高接受度。广州、北京(224 辆,51.9%)分列二、三位,杭州、成都等城市紧跟其后,这些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多具备政策支持、充电基建完善等优势,构成问界 M9 的核心市场。在细分市场中,2025 年 2 月问界 M9 在 D 级 SUV 市场以 58.37% 的份额独占鳌头,近六成的占比凸显其主导地位;在 40 万及以上高端 SUV 市场,占据 14.79% 的份额,排名第三,成功印证其高端化产品定位。
理想 L9 在 2025 年 2 月终端销量为 3,266 辆,同比下跌 47.8%,环比下跌 26.5%,2025 年累计销量 7,708 辆。从月度数据看,2025 年 1 月销量同比下跌 49.6%,环比下跌 42.3%,2 月同比跌幅虽有收窄,但销量下滑趋势明显。对比 2024 年,其销量呈季节性波动且整体平稳,3 月达全年峰值 0.96 万辆,2 月的 0.63 万辆为全年最低,符合春节假期对汽车市场的常规影响,下半年销量在 0.64 - 0.77 万辆区间窄幅震荡,市场渗透进入平台期。进入 2025 年,1 - 2 月销量低迷,持续承压风险上升。城市销量分布具有区域集中性,2025 年 2 月深圳以 325 辆销量位居榜首,成都和北京(179 辆)分列二、三位,两地新能源渗透率约 51%,传统燃油车仍占一定份额,理想 L9 在该区域有突破空间。杭州(65%)、广州(62.6%)、西安(59.4%)等城市新能源渗透率显著高于北京、成都,但车型销量靠后,反映出其在区域市场差异化运营方面有待优化。在细分市场,2025 年 2 月理想 L9 在 D 级 SUV 市场以 36.87% 的份额位列第二,在 40 万及以上价格区间的 SUV 市场占据 9.35% 份额,排名第四,处于高价市场前列,为后续提升份额奠定基础。
方程豹豹 8 在 2025 年 2 月终端销售 1,118 辆,环比下跌 55.3%,2025 年累计销量 3,617 辆。自 2024 年 9 月上市后,经历四个月爬坡期,12 月达 4,700 辆峰值,2025 年开年后销量下滑,表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尚未形成稳固优势,急需调整策略重获增长动力。2025 年 2 月城市销量分布上,广州以 100 辆销量居首,新能源渗透率 62.6% 处于中上水平,深圳销量 59 辆排名第二,成都、郑州(51.2%、54.9%)紧随其后,销量分别为 52 辆、41 辆。其市场表现与城市新能源渗透率相关性不强,销量领先或许更依赖本地化营销策略、渠道布局或区域消费偏好。市场份额方面,方程豹豹 8 在 C 级 SUV 市场以 1.61% 的份额排名第 15 位,在 40 万及以上高端 SUV 市场占比 1.18%,排名第 13 位,当前品牌溢价可能未达预期。
蔚来 ES8 在 2025 年 2 月终端销量 409 辆,实现同比 9.9% 增长,环比下跌 1.7%,2025 年前两月累计销量 825 辆。纵向对比历史数据,其销量波动呈季节性,2024 年销量在 5 月和 12 月(1,000 辆)形成小高峰,年初和年中销量回落。从城市分布看,2025 年 2 月三亚以 66 辆销量居首且新能源渗透率最高,上海销量第二但渗透率为 56.7%,与较高销量形成反差。除上海外,深圳、海口等渗透率超 65% 的城市销量均位列前五,显示高新能源渗透率与车型销量存在一定正相关。2025 年 2 月蔚来 ES8 在细分 C 级市场以 0.59% 的份额位列第 28 名,市场占有率较低,竞争优势有待提升;在 40 万及以上 SUV 市场占据 1.17% 份额,排名第 14,向上突破需应对传统豪华品牌及更高端新势力的竞争 。
编辑
分享文章中加入对理想L9和蔚来ES8的竞争力分析润色一下问界M9的车型竞争力分析内容,要求突出其优势对其他品牌的车型竞争力分析文章进行改写润色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