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内容

深度布局中国市场,伟世通有哪些新策略?

时间:2025-04-17 23:44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4628   

伴随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国市场已成为诸多外资企业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伟世通也不例外。在近期的媒体沟通会上,伟世通就再次强调了这一点,且同步披露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最新战略以及在产品创新层面的最新进展。

深耕中国市场,以三大目标驱动本土化创新

伟世通中国区销售和市场负责人贺鹏飞表示,随着电气化、智能化发展,中国市场成为伟世通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对此,伟世通将以三大目标驱动本土化创新:

一是支持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为国内车企提供智能座舱、高质量显示屏技术及先进电池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支持;

二是支持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扩张,通过与本土供应商合作构建全球化配套体系;

三是支持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通过战略合资加速研发,并探索与本土前沿科技企业的AI技术融合,推动先进技术落地。

据了解,作为核心战略部署之一,武汉技术中心自2022年运营以来已发展成为伟世通在中国的创新中枢。该中心集成领先的电气化实验室,可完成从元件到系统的全链条测试,配合本地化工程技术团队,可支持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当然,正如伟世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韦巍所说,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新势力崛起的背景下,伟世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外资企业想要在中国生存下去,都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企业响应的速度、决策的速度、变更的速度能不能达到市场的要求,二是成本能不能降低。”

而在他看来,伟世通比较灵活,“而且我们CEO是抓业务和抓技术的,所以我们决策快、转型速度快,我们能跟上中国发展的速度,这是我们比较好的地方。另外在成本方面,我们推动过也正在推动很多以降本为驱动的创新。”

构建全栈AI能力,持续拓宽技术边界

在此次媒体沟通会上,伟世通展示了即将于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的核心技术成果,包括最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先进显示技术及智能电气化创新产品。

按照伟世通的说法,通过全栈AI能力的构建,其正在实现从传统汽车供应商到技术驱动型创新企业的转变,持续拓展智能汽车的技术边界。

据悉,伟世通以AI为驱动的发展战略催生了诸多创新成果。作为CES上展示的核心成果,cognitoAI以基础大语言模型为底层架构,深度融合车辆数据与电子控制单元信息,通过定制化模块支持实时决策与下一代人机界面(HMI)交互。

在生态构建方面,伟世通深化与全球主流芯片公司战略协同,开发AI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基于高通第五代智能座舱芯片打造的SmartCore? HPC高性能计算平台,算力较上一代大幅提升,为AI座舱体验注入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其携手火山引擎深度合作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将于近期开幕的上海车展重磅亮相,该方案基于伟世通高算力、高性能的域控平台及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AI能力的深度融合,聚焦端侧多模态大模型部署与端云协同服务两大核心技术,深度挖掘AI在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打造更直观且个性化的驾乘体验。

在此次上海车展中,伟世通也将全方位展示显示技术、电气化系统的创新成果,核心围绕“成本驱动、高性能集成、模块化设计”等创新技术,积极推动移动出行数字化及行业电气化转型。

沉浸式数字座舱显示技术方面,伟世通凭借大尺寸曲面OLED屏、全新日光可读OLED屏、分区主动隐私技术及Deco Trim显示技术,打造出具备高分辨率、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通过持续技术升级,伟世通正推动智能座舱向沉浸式交互、安全化设计、人性化体验方向深度发展。

智能电气化领域,伟世通推出的“G2C”高度集成解决方案包含了OBC、DCDC、BMS、PDU、e-connect等模块,同时率先在行业采用了新一代的GaN氮化镓半导体技术。据称,凭借98%能量转换效率,以及相比传统方案实现20%以上重量优化的轻量化设计,该技术展现出强大的性能优势,且显著降低系统成本;其通用型电池管理系统兼容多元化学类型,通过统一软硬件接口,大幅缩减开发周期与成本,可助力车企实现快速适配与技术迭代。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